iPhone 13四年后的表现如何?与现今安卓手机相比如何?

当《原神》在红米K70的骁龙8 Gen2上狂奔60帧时,我给iPhone 13戴上冰封背夹。须弥城跑图测试中,这台老将帧率锁定45帧,机身烫得握不住,可切换回微信视频通话却依旧犀利。秘密藏在Geekbench 6跑分里:单核1800分的成绩竟比天玑7200新机还高35%,多核4800分也压过骁龙7+ Gen3。这恰似退役运动员——爆发力衰减,但肌肉记忆仍在。若你只玩《王者荣耀》或处理文档,它仍是流畅的伙伴;若想征服《星穹铁道》,就得忍受降画质的妥协。

四年前满电刷抖音7小时的辉煌早已不在,早高峰刷半小时微博掉电22%,扫码出站时电量警报闪烁。电池健康度78%的机器如同患了哮喘,待机一夜掉电12%。
系统围城:iOS 17的甜蜜枷锁习惯安卓分身系统的大学生永远不懂,为何职场人死守iPhone 13。当年轻人在真我GT Neo6上双开游戏账号时,我在用Continuity功能把PPT从Mac拖进手机——这种生态黏性如同温水煮蛙。但60Hz屏幕刷信息流的卡顿感,在体验过红米K70的120Hz后变得难以忍受;6GB内存更成硬伤,微信通话时切相机必杀后台,重要文件常因此丢失。

去华强北询价那日,摊主举起手机像鉴宝:“屏幕无划痕加200,电池原装再加150”。最终报价1850元,恰好等于全新iQOO Z9的价格。这数字仿佛隐喻:它的性能约等于骁龙7+ Gen3机型,拍照堪比荣耀X50 GT,续航换电后近似红米Note 13 Pro+,而系统流畅度仍吊打同价安卓——但信号差、充电慢、无高刷的缺陷,在2025年显得如此刺眼。
离店前瞥见柜台里崭新的iPhone 16,导购员笑道:“以旧换新抵2000”。摩挲着旧机斑驳的边框,忽然想起它陪我签下第一份合同的时刻。或许科技产品本无永恒,当夕阳在镜头镀上金边——趁还能开机,再拍张告别照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