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客信条系列完整时间线:2007-2025年,全系列详细梳理

你信命吗?有时候一个人一生困在命运摆好的剧本里,打着自由的名号,却活在别人写好的宿命。也有人,不信命——他们悄悄在夜色下行动,匿于风尘、城市屋顶或大海之上,用一把袖剑抗争铺天盖地的“秩序”。你看我们小时候总觉得“自由、正义”这些词离自己很远,可谁没在某个夜晚,对世界的不公生出一点不服气?这一切,都仿佛埋在历史长河的暗流里,耐心等着某个有缘人去拨开尘埃。
你不妨想象:有多少真实的历史,其实都藏着没有被写进课本的“边角故事”。主流说辉煌,比如罗马帝国称霸四方、美国自由女神高高地立在港口,背后却有无数灰色地带——有人在暗中操盘,有人在明处喊口号。有人说“刺客和骑士”的对抗是游戏的浪漫,不妨试问,谁历史上又没点见不得光的事?

其实啊,这场刺客与骑士的游戏,追根溯源远远不止中世纪。更早的时候,故事还得从比我们祖宗还祖宗的那批人——伊述人开始。这批神秘的“前文明”,大概是那些以一己之力摆布命运的高手,把我们“人”当工具造出来。他们有三螺旋DNA,还有能让你洗脑的神器。轻轻松松把你脑瓜子里的念头都按到自己喜欢那栏去——听起来有点像“你爸妈非要你上重点高中的感觉”。
可所谓“反骨”,始终是点燃一切的大火。伊述人造了人,把人当劳动力用,结果有一天人类也学会了反抗:夏娃和亚当偷了伊甸苹果。那个苹果可不是普通水果,而是传说里能让人类觉醒、敢说“不”的东西。于是起义爆发,人类第一次不是在围着篝火跳舞,而是在跟“上天”掰手腕。这时候,世界发生了“太阳风暴”——想象一下世界末日,巨灾之后,高高在上的伊述人几乎绝种,只剩人类在废墟里喘气。

这个时候的自由,可不只是个口号。它是灾难堆里,夏娃和亚当用血和痛换来的选择权。
不过吧,命运没那么快善罢甘休。伊述文明虽然毁了,还留下各种暗藏机关的“神器”。有些后人幸运地捡到,比如卡珊德拉——那个早年父母离散、只剩一根断矛的希腊姑娘。你说她是刺客也行,是流浪者也罢,反正人生没那么多主旋律,她就在阴差阳错中,为了家人、为了一根缘分未了的矛,踏上了找寻自我和“真相”的旅途。

再往后看,上古的圣殿骑士——曾经的统治阶层——换了马甲还在搞东搞西。埃及艳后边喝毒酒边算计,罗马的兄弟会里,有人抛家弃子只为信条。整个历史就像一条分不清黑白的河流,有人被命运推着走,有人拼死逆流。
当然,这群人不只男人女人老少,身份多变,有些还是小说里才有的狠角色:比如巴辛姆,他躲过哈里发的追杀,最后成了“洛基的转世”;或者艾沃尔,家人被屠,内心早就千疮百孔,却还是带着狼吻的疤,硬生生把村庄的血债写成一首疯狂的史诗——你要问她图什么?她大概也说不上来,有的人就是不想安分。

其实人和人的关系,也不全是黑白分明的仇恨。比如康纳和海瑟姆——父子,一个刺客一个骑士,本来理应你死我活,可人世间哪里有那么简单?他们合作过、背叛过,也互相试探。最终刀剑亮起时,那一枪一剑,刀口下不单有父子情,有的是几十年的误解、不甘和说不出口的遗憾。
要说这些“历史英雄”怎么来的?有传家宝,有信仰,也有一身腥风血雨的被动。有的人只是抢到了一根断矛,或者捡到一颗能控制人心的苹果,命运突然“砸”在头上,再无回头路。也有的人,就是夹缝里求生,心想:既然身不由己,那就顺便让别人的命运也翻点花样吧。

说到现代,事情反倒更复杂了。科技冒头,阿布斯泰戈工业出现。表面是个大公司,背地里玩转基因、篡改记忆,把人的一生当成代码读写,就像你以为自己活得自由,实际上一举一动全在监控里。曾经的伊甸苹果,如今变成数据和蓝图,刺客的“暗影潜行”变成了屏幕后的鼠标点一点。偶尔,现实真比神话还离谱。
这一切归根结底,好像没有哪个人是真的“一手掌控历史”。每一个以为能左右命运的“刺客”或者“骑士”,也不过是转动大齿轮的一颗小齿轮。有的人死后埋在无名的角落,只剩一把袖剑或者某份遗嘱流下来——下一代会不会记住他们?还真不好说。

但你想啊,我们也许一辈子做不了大英雄,可谁没有在寂静的午夜里,生出一点反抗?也许所谓的“自由”,就栖息在无数这样微小、不服气的瞬间。成了一阵风——它时常停下吹进你房间的窗户缝隙里,轻轻告诉自己:命运可以凭一点勇气,随时改写。
像不像每个人都活成了自己的刺客信条?

我有时幻想,那些千百年来的斗争其实没完没了,也未必分得清谁输谁赢。历史不会全等于教材,更像是被人按下播放键后,反复琢磨、不断删改又在夜里悄悄串联的漫长预告片。在各自小小的故事里,每个人都是主角。剩下的秘密,或许还要等下一个不肯服从命运的人,才敢继续去揭开。
也许这就是我们喜欢这些传奇的原因吧。因为,每一个在深夜里挣扎思考的人——不论他活在哪个时代——都在续写自己的信条,直到最后一刻。
